作為國內當之無愧的啤酒業龍頭老大,青島啤酒(600600,股吧)(600600.SH)本周四公布的亮麗年報無疑給A股市場又增添了一抹亮色,而當天股價飆升7.45%的走勢也充分體現了市場對其的追捧。
青島啤酒年報顯示, 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160.23億元,同比增長16.88%;利潤總額11.08億元,同比增長10.35%;凈利潤約7億元,同比增長25.34%;每股收益0.5347元。同時推出了擬每10股派現金2.5元的分配預案。
戰略轉型見效
應該說,單就其業績而言,只能說是基本達到了市場此前的預期,其之所以仍然受到市場的追捧,顯然還有其他的因素。
東方證券就認為,青島啤酒此前的戰略轉型開始顯現效果。2008年四季度國內外經濟均遭受巨大壓力,啤酒行業的銷售也不例外;此外,公司在2008年1月的提價也使得2007年四季度時經銷商提前備貨,這兩個因素使得公司在2008年四季度銷量同比僅增長4.9%,低于全年增速6.5%。但就全年來看,超出行業1%的增速仍然是近三年來青啤銷量增速首次超過行業,整合與擴張并舉的戰略轉型開始奏效。
與此同時,公司在重點市場的增勢喜人。年報顯示,公司在青島和華南地區的銷售勢頭良好,收入增速均在24%以上,二者合計貢獻了公司69%的收入和74%的毛利;通過發行可轉債的資金于省內新建70萬噸產能和收購煙啤30萬噸產能,青啤一統山東的決心相當堅決,而山東省對公司的收入貢獻也已升至52.8%。
在銷量增長的同時,公司的產品結構也在繼續優化,“1+3”品牌(即以青島啤酒為主品牌,以山水、漢斯、嶗山為第二品牌)在公司總銷量中的占比已達到94%。
中信建投認為,產品結構的優化使公司噸酒收入提高9%,有效抵消了2008年上半年瘋狂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化解了成本危機。品牌戰略也是公司這幾年能夠實現收入增長大于銷售量增長,凈利潤增長大于營業收入增長這種良性增長的關鍵。激情青啤人依靠品牌戰略創造了經營佳績。
2008年青啤的一個重大動作就是耗資7694萬元收購了集團持有的22家子公司的少數股權,雖然金額不大,但意義重大。在股權激勵沒有推出之前,公司采取了較為靈活的薪酬方案,按照利潤同比增長額的3%~6%提取管理層報酬,對管理層保持了良好的正向激勵,公司的治理優勢更進一步。
經營壓力尚存
不過,年報中的一些數字也顯示了青啤需要面對的一些經營壓力。數據顯示,公司年末存貨中原材料和包裝物的賬面金額約20億元,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都面臨高成本的壓力。通過年初的提價和品牌結構優化,去年噸酒價格上升了9.7%,毛利率下滑1%至40.66%;而去年四季度主品牌銷量占比高達55%,創下新高。隨著低價大麥的陸續到岸,公司的成本壓力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得到緩解。
而年報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就是大股東青啤集團對公司股份的增持。年報顯示,公司控股股東青啤集團增持公司股份合計427.225萬股,其中A股326.025萬股,H股101.20萬股。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不高,有增持的真實需求,另一方面也顯示大股東認為股價不能完全反映公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