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完成了表面形式的改變,但實質沒有發生完全的改變,他是由舊體制轉變而來,所以就帶著舊體制的觀念和舊體制的問題。這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MBA學院院長汪海粟博導、教授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二班學員講授《戰略管理》時的觀點,汪海粟表示,由于企業的問題,市場的問題,政府的問題,中國的企業有一些毛病歸結為五點后轉軌綜合癥。
由歷史慣性、轉軌彈性、成長個性三個原因引起的
汪海粟說,這個轉軌綜合癥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一個是歷史的慣性,脫胎而來,舊制度。一個是轉軌的彈性,中國雖然得到了新西蘭等國家的認可是市場經濟國家,但尚未得到直接兩大經濟體--美國和歐盟的認可,中國還有很多的轉軌特征。最后一個原因是中國企業的成長個性,中國企業的成長過程沒有像西方
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企業那樣經歷一個漫長時間的洗禮,是一個短期的爆發式的成長,有很大的風險。
制度的短期化偏好、人力資源配置的多軌制
制度的短期化偏好,導致了經濟增長與環境惡化的沖突。從政府到市場再到企業都是短期化行為。
人力資源配置的多軌制。在國有企業是一個標準,而在民企企業又是一個標準,這就導致企業發展要求與人力資本流失的沖突。日照鋼鐵公司,六點優勢快速成長:擁有合資企業的待遇,享受兩面三減半的稅收優惠;擁有民營企業的機制,快速反映的機制,有一次在同時獲得一條廉價流水線賤賣的信息后,比國企更為迅速的決定購買了該條流水線;受市場經濟的刺激,市場資源自由流動;擁有轉軌經濟的空間,市場空間廣闊;擁有國有企業的人才,其公司職員比國有企業更豐厚的待遇。
自主創新能力弱化、商品定價機制的缺陷、脆弱的盈利模式
對外開發大舉吸收外國資本,規模越來越大但其自主創新能力未見得就越來越高,這就導致了企業規模擴張與自主創新能力弱化的沖突。
商品定價機制的缺陷,導致了部分企業畸形盈利與關聯企業大幅虧損的沖突。比如三鹿奶粉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在整個奶粉的流程中,利潤最大的是銷售方,其投入的成本也是最小的,而成本投入最大的確實奶農們,他們獲得的利潤卻是最少的。成熟的市場利潤的規制就是市場利潤平均化,但是我們今天做不到。
相關法制的相繼問世,導致了企業脆弱的盈利模式與政府規制的沖突。中國企業賺錢賺的和脆弱,比如說建筑行業,競爭激烈、收款很麻煩、墊款建設等等風險。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 中國酒業新聞網。
編輯: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