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展溫州進口葡萄酒行業,溫州市政府相關部門曾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溫州進口葡萄酒商們的意見。”徐亮稱,2010年溫州市政府就為打造進口葡萄酒集散地進行過多次探討。
“為建設進口葡萄酒集散地,地方找過多處,但都沒成功。”徐亮坦言,進口葡萄酒集散地選址包括雙嶼的東藝保稅倉庫、江濱路、文化市場、農業開發區、吳橋、空港物流區等地,但終因產權、支持優惠力度不明確等政策問題未敲定。
相關進口葡萄酒商也表示,目前,溫州的進口葡萄酒經營非常分散,急需找一個地方,建起一個“窩”,將進口葡萄酒集中起來優化經營。
“進口葡萄酒集散地建成后,再改善一下軟環境,在全國經營進口葡萄酒生意的酒商,很可能會回到溫州發展。”上述陳姓酒商指出。
據業內人士估計,全國的進口葡萄酒貿易商中有三成都是溫州人,或者老板是溫州人,或者有溫州資本參與,包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不少大型進口葡萄酒商均姓“溫”。
溫州市酒類行業協會會長林小芬稱,前不久協會組織人員參加西班牙等國的葡萄酒莊推介會時,發現一些高端葡萄酒的推介現場,總有溫州人的身影。“國內做得比
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較好的進口葡萄酒商,大家彼此基本熟悉,所以在推介會現場很容易認出。”
筑巢能引鳳。能讓在外的溫州籍進口葡萄酒商回歸溫州,不僅有利于溫州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會增加溫州本地的稅收。
“雖然溫州人控制著全國相當份額的進口葡萄酒,但是目前這部分稅收卻沒有留在溫州,反哺不了溫州本地。”徐亮認為。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 中國酒業新聞網。
編輯:編輯: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