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易求,佳釀難得。只有最優質的葡萄酒才稱得上高端。
“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處于北緯40度左右的黃金釀酒帶上,這就是甘肅葡萄酒的天然稟賦。”甘肅省葡萄酒產業協會會長王玉武自信地說。
“葡萄酒七分原料,三分釀造”。擁有了最好的產地和原料等自然基礎,就具備了釀成最好葡萄酒七成的保障。
而可貴的是,對于具備得天獨厚自然優勢條件的甘肅葡萄酒業,深知敬畏自然、珍藏自然才能成就好酒。河西走廊產區的多家葡萄酒企業,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在著力倡導、實施“有機釀造”的過程中,創領了一個個先河,也創造了一系列佳績,這里生產的葡萄酒以優質、高檔贏得了專家和市場的好評。
先進、豐富的釀酒葡萄品種和優質、高檔的葡萄酒產品,構成了一個著名葡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萄酒產區的重要元素。在甘肅省葡萄酒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有兩個事件值得一提:一個是甘肅省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的成立,另一個是甘肅省葡萄酒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籌建。
“兩個中心的建設,成為甘肅省葡萄酒產業未來健康發展的保障。可以說,前者解決了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而后者解決了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標準和質量問題。”一位專家對此評論道。
據悉,甘肅省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成立以來,從20個釀酒葡萄品種39個營養系中通過田間對比生產和釀酒實驗,確定了包括黑比諾777、梅鹿輒181等在內的高產優質釀酒葡萄品種和營養系8個。
此外,甘肅省還從全國各地引進霞多麗、梅樂等優良品種和營養系53個,并引進山河1號、2號等葡萄砧木品種2000多株。此舉對于改進該省釀酒葡萄品種,推動葡萄酒產業技術升級,帶動葡萄酒質量提升至關重要。
而甘肅省葡萄酒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成后,不僅能夠對甘肅省葡萄酒的質量進行監督檢驗,還為制定釀酒葡萄品質指標的科學設定提供了依據。
目前,該中心已經投入700多萬元,形成了對葡萄酒主要項目的檢驗檢測能力,并于2010年7月通過了國家認證。釀酒葡萄種植標準化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3月31日,甘肅省葡萄酒行業協會的成立,則彌補了第三方監管的空缺,對于嚴格葡萄酒分級制度,促進資源整合、行業自律起到積極的作用。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編輯: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