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葡萄酒投資主要有三種方式,投資成品酒、投資期酒和投資紅酒基金,前兩類投資形式近幾年已經趨于成熟。2011年投資者對投資期酒所表現出來的信心不足,讓更多的買家轉向葡萄酒拍賣市場。所以,葡萄酒拍賣市場一片光明也就不難理解了。”對于2011年期酒遇冷的現象,葡萄酒專欄作家、資深葡萄酒攝影師姚汩醽認為,深究現象背后的原因應該是葡萄酒的發展歷史所導致的。
倒推幾十年,中國買家從認識期酒投資,到了解,到參與其中,是在經歷著一個“飽嘗甜頭”的過程。特別是近幾年的期酒投資,確實讓中國買家體會到了“保值增值”的投資收益。購買期酒就像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買了期房,贏利空間顯而易見。國際上,期酒投資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8%—12%,甚至有人戲稱炒酒堪比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回報。而且期酒作為一種稀缺資源,越是物以稀為貴,越讓人趨之若鶩。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編輯: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