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很多朋友喜歡收藏進口高端的葡萄酒,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可能他們有自己的酒窖和品酒室,但是我們如何對葡萄酒的良莠進行分辨?
[何繼紅]:進口葡萄酒在進口量這么大、品牌這么多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中國的消費者對于品牌沒有辦法去認知,在選擇方面有一定的難度。一個是對葡萄酒知識的不了解,因為葡萄酒本身的質量是取決于葡萄的種植年份,也取決于整個釀造過程的技術,中國的老百姓接觸的比較少,消費面比較窄,老百姓沒有辦法更多的去鑒別葡萄酒的好壞。另一方面,國外的葡萄酒的文字標識對中國老百姓的個人選擇造成了一定的障礙。我們對于葡萄酒標識的理解和知識的掌握也有一定的障礙,比如它是原裝進口的,還是國內某個酒莊的等等,我們的中國老百姓都不是特別了解。
現在中國糖酒食品行業,特別是釀酒行業也都在關注著這個問題,很多的行業組織也在出臺一些國內葡萄酒品級的分級的鑒定。國外葡萄酒如何進入中國,在海關也有一些標準性的要求,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作為行業最大的流通組織,也會和國家相關的一些部門共同研究和制定一些未來葡萄酒在流通過程當中的管理技術規范,當這些標準出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臺之后,既能夠保證采購商在采購過程的消費,也能夠保護消費者在消費過程當中明明白白消費,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