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因八仙過海的傳說和海市蜃樓的奇觀,贏得了“人間仙境”的美譽。今天,因海岸的土壤、光照和溫度給予葡萄的惠賜,蓬萊被譽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
七分種植,三分釀造。生產優質的葡萄酒,原料尤為關鍵。
蓬萊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具備國際公認的最適宜海岸葡萄生長的“3S 原則”——陽光、沙礫、海洋。如何利用好這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保證葡萄質量的同時,讓老百姓謀得高收益,成為蓬萊市決策者們的現實問題。
“創新種植模式,實現高效生產?!迸钊R市市委書記張代令提出,葡萄種植要以合作社為龍頭,推進與葡萄酒生產的深度結合。如今,蓬萊市創新葡萄基地生產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土地、勞動力、農民生產生活與酒莊緊密結合,土地成為企業“第一車間”,農民成為產業工人,收入大幅提高。
劉家溝鎮葡萄種植大戶王長偉便是一位從合作社模式獲益的農民。
王長偉家里原來承包了4畝土地,后來他折價入股加入了南王山谷葡萄生產合作社,每年每畝土地能分得股金紅利500元。同時,他又從合作社那里租種了10畝葡萄園,每畝“工資”收入1800元。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今一年每畝地能收入2900多元。
“一種較好的基地建設模式,決定著一個葡萄產區的發展規模與速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度?!迸钊R市葡萄與葡萄酒局局長季興典告訴《華夏酒報》記者,蓬萊市推行“合作社”模式以來,已發展優質葡萄種植基地15萬畝。畝均效益由過去300多元增加到2900元—3300元,種植戶人均純收入由過去4000元增加到目前8000元。在蓬萊,靠種葡萄致富的農戶有4萬多戶。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編輯: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