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劇讓全網炸了! 張譯新劇《以法之名》空降央視八套,首播20分鐘收視登頂,優酷熱度破4100,觀眾瘋狂刷屏“全員狠人”。
黑社會頭目當庭翻供、檢察官留下“我是保護傘”遺言后跳冰湖自殺、舉報信直指檢察長涉黑,開局即刀刀見血,深抓觀眾眼球。而當劇中檢察官洪亮(張譯飾)與昔日同僚李人駿(李光潔飾)暗流涌動激烈交鋒時,牛欄山金標陳釀也悄然走進萬千觀眾視線。
作為《以法之名》重要的合作伙伴,牛欄山酒廠深度參與劇集創作,攜企業塔基核心產品金標陳釀亮相劇中,為緊張度拉滿的劇情增添了幾分煙火氣。不少網友評價:“牛欄山這‘恰飯’姿勢,牛!”
一瓶酒,如何成為法治故事的情感注腳?這背后是牛欄山一場精心布局的民酒突圍戰。
情感共鳴:牛欄山的影視營銷進化論
牛欄山與影視內容的結緣并非始于今日。2023年8月,京味短劇《你好,歡迎光臨》熱播,胡同小館里的牛欄山勾勒出老北京的市井風情;2024年,《南來北往》中,綠皮火車上舉杯暢飲的牛欄山,喚醒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彼時,品牌更多扮演著場景“融入者”的角色。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2025年春節。品牌自制短片《遲到的年夜飯》中,一瓶牛欄山成為親情紐帶的具象表達——冷清的年夜飯桌上,風塵仆仆的父母帶著家鄉味道突然現身,那瓶熟悉的牛欄山讓千萬觀眾瞬間淚目。這條現象級短片在抖音狂攬超3500萬播放量,“想家了”的共鳴評論占比超過60%。
“牛欄山開創了情感共鳴式植入的新范式。” 一位資深品牌營銷專家指出,“它讓產品超越了簡單的場景道具,成為推動劇情、承載情感的關鍵符號。當消費者在劇中人物的悲歡里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品牌便自然扎根于心。”
此次借勢《以法之名》的全民熱度,牛欄山進一步鞏固了這一路徑。在白酒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環境下,通過高熱度劇集構建多維情感觸點,以影視內容為杠桿,將品牌內核提升為可感知的文化資產,從而在市場競爭中撕開差異化缺口。這種策略不僅重塑了消費者對“民酒”的認知,更引領了行業營銷范式變革,讓影視植入不再停留于曝光度,而是驅動品牌與用戶建立深度羈絆的長期投資。
金標陳釀:塔基市場的純糧升級與市場破局
劇中亮相的金標陳釀,絕非隨意之選。作為牛欄山酒廠欽定的“塔基核心產品”,它承載著品牌結構升級的戰略重擔。
2022年5月,金標陳釀以“純糧陳釀更地道”的鮮明訴求上市,它嚴格遵循GB/T 10781.1國家標準,瓶身顯著位置烙印著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金標”認證,精選高粱、玉米、糯米、大米、小麥五糧釀造,依托牛欄山特有的微生物環境與潮白河優質水源,成就其“窖香悅人、柔甜爽凈”的淡雅濃香風格。相較于傳統綠標陳釀,金標在口感上更顯“醇厚飽滿”。
價格定位暗藏玄機,38元/瓶的零售價精準卡位30元+價格帶。在光瓶酒市場中,30元區間尚屬競爭溫和的藍海,金標陳釀憑借牛欄山的品牌護航、規模化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以及“民酒”基因賦予的超高性價比,志在成為該價格帶的新王者。
從這一角度看,金標陳釀是牛欄山對消費升級趨勢的精準回應,在“喝少點,喝好點”理念深入人心的當下,它用純糧品質和親民價格,滿足塔基人群對“好酒”的追求。近兩年,金標陳釀更憑借“金標牛煙火氣餐廳榜”活動,狂攬近25億曝光,該活動不僅顯著強化了牛欄山的品牌影響力,更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有效激活了終端消費場景,為牛欄山民酒戰略的發展打開了新思路。
民酒的未來:在煙火氣中釀造韌性
金標陳釀的熒幕亮相,正是牛欄山2025年宏大營銷戰略的一枚關鍵落子。牛欄山酒廠深知營銷的重要性,因此,在2025年的戰略規劃中,將營銷作為重中之重。從具體布局來看,就是通過堅決落實1-2-12-3+營銷工作部署,實現營銷目標。
12123+,即一核兩翼多重點,外埠三地多試點。一核即北京大本營市場,兩翼即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大戰略區塊,多重點即烏魯木齊、泉州、福州、濰坊、長沙、武漢、青島、沈陽、鐵嶺、哈爾濱、蘭州、成都等金標牛營銷重點城市;外埠三地即南京、張家口、保定等3個產品結構升級樣板城市。
影視營銷是支撐這一戰略的重要“火力點”。從《你好,歡迎光臨》的北漂溫情,到《南來北往》的時代記憶,再到《以法之名》的法治煙火,牛欄山持續構建“內容IP-線下場景-消費終端”的營銷閉環。金標陳釀在熱播劇中的情感化露出,成為其搶占重點市場、拉升產品結構的關鍵助攻。
牛欄山的戰略雄心不止于此。近年來,牛欄山利用“北京牛欄山二鍋頭文化苑”平臺,品牌計劃融合工業旅游、劇本殺、VR體驗等創新業態,打造文化網紅IP;在品質層面加大技術研發與風味創新投入,力求突破,其目標清晰:在穩固“民酒之王”基本盤的同時,不斷向上突破價格天花板,實現大眾盤、次高端、超高端的“協同進化”。
當《以法之名》的觀眾為劇情動容之時,牛欄山已悄然完成從“國民酒飲”到“價值標桿”的蛻變。這不僅是商業策略的成功,更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層變革,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品牌,終將在百姓的日常煙火里,釀出穿越周期的力量。在白酒行業的結構性調整中,這種以性價比為根基、以創新為引擎、以文化為羽翼的發展模式,或許正是民酒未來的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