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輕拂,郵輪游艇在夕陽中緩緩駛過,在虎門港曲折蜿蜒的商業街上,邀三五好友,吹著微微海風,聽著遠處傳來的汽笛聲,舉起紅酒杯,品嘗新鮮美味的海鮮,愜意而又恬然。”
這是虎門港為其主題“紅酒城”描繪的美妙畫面,在港口最近簽約的一批重大項目中,宏遠集團投資2.6億元欲打造一個建成集展覽展示中心、高端酒品鑒中心、倉儲批發交易及電子交易功能于一體的法國風情酒文化批發交易中心。
但與此同時,國產紅酒也在以高端品牌的姿勢出現在莞商大會、蔡琴演唱會等社交場合。
從法國紅酒一統東莞市場的時期,到品牌商家發力東莞,再到國產紅酒的價值重塑,東莞高端紅酒市場的競爭一直都很精彩。而隨著對飲紅酒品味的提升,東莞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趨向理性,而轉向健康和多元化的選擇。
紅酒兌雪碧?NO!
紅酒兌雪碧?這種方式會讓不少人對你搖頭。相比起“紅酒+雪碧”的喝法,東莞人如今越來越懂得飲用紅酒,也將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來品味。
有喜愛紅酒的莞人,甚至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出差時還要帶上自己的紅酒,以及與之搭配的紅酒杯,閑暇放松時喝上幾口。而現在,東莞的一些樓盤、車行在舉辦高端會務時,不僅要購買有品質的紅酒,還會邀請專業的試酒師到場,對紅酒的溫度、口感進行現場控制。
由于紅酒在飲用上與酒器、食物的搭配多元,飲用紅酒已經成了一門學問。例如,用窄杯飲用濃郁的勃艮第葡萄酒,將會使酒打漩的空間小,然而該酒香就是靠打漩產生的。杯子還必須適當地向頂端變細,這樣啜飲的同時可以截留酒香。
在商家看來,東莞喜愛紅酒和收藏紅酒的群體比廣深還要多,一名酒莊的店員向記者介紹說,曾經有一位愛好者購買了波爾多的2000多瓶紅酒,并建了專用的酒窖儲藏。因此,保存紅酒的酒柜、酒窖也成為一門新鮮行業開始走俏。
“可以說,越來越多的東莞人喜歡飲用紅酒,他們懂得紅酒的速度也非常快”。據介紹,由于東莞龐大的消費市場,不少酒類商家紛紛進入東莞。
因東莞在紅酒消費上極具國際化,港臺、日韓、歐美等地區的商業人士眾多,包括香港、深圳、廣州等地的大型商家與國外生產性酒莊聯合,開始積極布局東莞。
去年年底,法國伯納朗貝酒業集團在東莞宣布,2012年將有50家法國酒莊主進駐東莞保稅倉,3年內這一數字將增加9倍,達到500家。據介紹,法國伯納朗貝酒業集團進駐東莞后,將致力于成為服務供應商,打破傳統分級供應模式,促成法國酒莊與中國酒水商直接握手,同時公司還將與中國金融機構合作解決中國酒水商的資金周轉問題。
同為紅酒供應商,張裕國際酒莊聯盟則在全國推廣直營銷售模式,準備在2013年實現東莞32個鎮街全覆蓋。除了占領頂級紅酒的高地,張裕在今年已經嘗試向商行、超市、量販式KTV這些常規渠道擴張。
曾經瘋狂的拉菲
國內藏家大規模紅酒投資從2004年開始起步,隨著大量游資的進入,進口紅酒的價格被不斷推高,法國波爾多一級莊園的紅酒甚至被炒到了“天價”。由于高端紅酒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也導致大量假冒產品的涌現,對行業造成了極大傷害。
從今年年初,代表高端紅酒風向標的拉菲開始了8年來的首次價格下調,在近期,部分零售渠道的拉菲紅酒價格也開始各種“跳水”,部分年份的拉菲價格下調幅度超過3000元,而最大降幅已經超過四成。
對于一些炒售紅酒的商家來說,經歷了去年波爾多紅酒的一輪暴跌,目前高端進口紅酒已經進入了調整期。據介紹,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進口高端紅酒近期跌幅超過三成,行業長期積累的泡沫正在破裂。
張裕國際酒莊聯盟總經理彭淑芬說,炒酒的消費者今年已經少了很多,在她看來,這一群體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自己懂酒,也喜歡收藏,在購酒售酒時獲取了一定的利潤;另外一種是投機型,此前由于不少投資者在國外購買小酒莊,將國外低價的產品轉手高價賣到國內市場,這種賺“快錢”的方式目前由于品牌、營銷的方式,已經逐漸難以為繼。她估計,東莞市場上應該有相當一批這樣的紅酒,目前還積壓在倉庫。
不過,盡管高端紅酒跌價令投資熱有一定程度降溫,但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有限產能的矛盾,仍是高端紅酒收藏被看好的持續動因。
消費趨向理性
“拉菲這樣的高端紅酒存貨不多,現在價格跟去年差不多。”南城一紅酒行經銷商張女士說,2008年份的拉菲售價為16800元,出貨量很少,“平時賣得最多的是幾十元至200元左右的進口紅酒,主要是婚宴、商務聚餐用。”
當前,東莞的紅酒消費者已日趨理性,不再盲目追求所謂的頂級紅酒。
在一些酒莊,記者也了解到,從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銷售情況來看,企業商務使用、或是私人送禮,價位在100—200元的紅酒受到歡迎,而對比起法國紅酒,一些來自西班牙、意大利的紅酒,由于性價比高,消費者也非常青睞,“例如這一款西班牙普里馬系列的紅酒,性價比就很高”。
有商家也分析說,目前進行的“三打兩建”也讓東莞的消費者受到了一次品牌和質量的洗禮。據介紹,一些進口紅酒“傍名牌”的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也意識到,在選購國外品牌紅酒時,一定要先學看酒瓶上的標簽,從細節上來說一般卷標上通常會標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產地或酒園名(Chateau)命名)、生產國或生產地、莊園地名的名稱、生產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濃度等,這些都是質量的保證。對比起正規渠道的貨品,一些酒莊所謂的“走私酒”就讓人不那么信服。
盡管一些40歲以上的成功人士依然是洋酒的忠實擁護者,但從消費群體來看,越來越多的東莞年輕人開始進行多元化的選擇,例如一些起泡酒近期的銷售情況就有翻番的趨勢。
此外,一些健康的因素也被消費者所看重,除了口感好,他們也更多地選擇一些無焦糖的紅酒。
重新發現國產紅酒價值
從一開始法國酒的一統天下,到現在,東莞的消費者開始逐漸發現國產紅酒的價值。
國產紅酒產業此前一直在低端徘徊,屬于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尤其在釀酒葡萄品種培育和種植技術上,相當多數的企業重視還不夠,釀酒葡萄同質化嚴重,企業與企業間缺少差異化,個性化產品較少。國內紅酒市場呈現兩極分化的格局,國產紅酒的價位一般在幾十元左右,進口紅酒價位則高達數百上千元,洋酒占據著紅酒的高端消費市場。這對消費者的購買心理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但在國產葡萄酒與洋葡萄酒的市場爭奪戰中,部分國內葡萄酒企業正在提升自身產品品質,向高端市場進軍。張裕、中糧、新天、龍徽、云南紅都在走高端葡萄酒之路,一些國產的高檔葡萄酒正以“健康、時尚、尊貴、高雅”的理念進入東莞市場。
與此同時,隨著投資移民人群的增加,一些中國商人選擇到國外買酒,再回到國內賣酒,如此一來,市場的競爭必然越發激烈。這一趨勢與銷售環境良好、海關系統健全緊密相關,不僅如此,一些地方性港口對此行為也有支持,如免稅倉庫等等。虎門港紅酒城在發展中是否會利用這些便利,尚未可知。
中國葡萄酒與進口洋酒正進行著一場空前的較量。
面對激烈的競爭,國產高端紅酒商也在實行種種營銷策略。例如在首屆莞商大會的宴席上,就使用了國產高端紅酒,并且得到了與會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