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燕京啤酒集團堅持站在對社會負責的高度上,把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和加強循環經濟建設當成企業的重要事情來抓,促進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使環境保護與連年進行的技術改造同步,與企業科技同步,與發展循環經濟同步。
投入1億多元治理污水和廢氣
燕京總部在1985年就投資400萬元建成了污水處理站,為使其適應實現企業規模效益的要求,于1997年投資5000余萬元,建成了全國同行業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廠,日處理污水4萬噸。燕京北廠投入2000多萬元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系統改造,日處理污水7000噸。經有關部門檢測,COD、BOD等各項指標全部達到排放標準。處理后的水有50%回收再利用,主要用于公司綠化、鍋爐麻石水膜除塵、廁所和馬路沖洗等。經過數年投入改造,僅使用中水一項,年可減少新水補充量百萬噸以上。
投資1200萬元
熱能回收工程投入運行
總部投資1200萬元,在糖化車間進行技術節能改造,對煮沸鍋蒸汽進行回收工程,2007年5月中旬投入運行。總部在充分論證和調研的基礎上,決定對糖化車間煮沸鍋蒸汽進行節能改造,向節能降耗、打造循環經濟方面進行新的探索。
糖化車間的麥汁煮沸會產生大量的蒸汽。這次技術改造就是在蒸汽上做文章,要效益。首先是增加低壓或常壓二次蒸汽系統,其目的是將麥汁在常壓煮沸中產生的二次蒸汽通過列管式換熱器,將能量存儲于能量儲蓄罐的熱水中,再將此熱水用蒸汽加熱至過飽和熱水,通過麥汁預熱器將麥汁預熱至98度以上,較原來縮短了麥汁在煮沸鍋內的升溫時間,減少結焦和煮沸總占鍋時間。
在澄清槽和麥汁冷卻器之間增加真空蒸發系統,也是這次技術改造的重要內容。這樣,一可以將煮沸分成兩段,一段在煮沸鍋內,一段在真空蒸發系統內,將煮沸鍋內的時間縮短至50分鐘,減少煮沸時間;二可以降低蒸發量,節約能源。將傳統的總蒸發量從12%降至5%,同時麥汁通過真空蒸發系統后自身溫度從98℃降至88℃,減少麥汁冷卻器的耗冷量;三可以減少麥汁中DMS的含量,使釀造的啤酒口感更加新鮮。
節水形成
六大重復利用循環系統
公司逐步形成了六大重復利用循環系統,構筑成完整的節水循環網絡。
這六大循環系統一是制冷機及空壓機間接冷卻水循環系統;二是二次水循環系統,三是中水回用系統,四是蒸汽冷凝水回用系統,五是除塵脫硫水循環系統,六是各車間重復利用的小循環系統。
水循環系統的有效運轉,使水資源得到了四次深度開發利用,可以概括為一次水冷卻、二次水洗麥、三次回收水沖爐渣、經污水處理站處理后的中水綠化。噸酒耗水已由2001年10.6噸下降到6噸。
沼氣回收用于酒糟烘干
燕京從帕斯公司引進了好氧、厭氧相結合的污水處理系統的IC反應器,在運行中最大將產生16000立方米/天的沼氣量,每立方米熱值大于7000千卡,如果直接通過火炬點燃將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會浪費能源。
據了解,該公司積極響應北京市提倡節約能源的號召,對沼氣發生裝置及點火裝置進行了技術改造,攻克了沼氣回收利用中的安全技術性問題。
因此,公司先后投資400萬元建成兩條飼料生產線,并用于沼氣代替部分蒸汽烘干濕麥糟,年可節約蒸汽消耗45698噸,節省資金300余萬元。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