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筆者對中國白酒金三角戰略很有感情,曾經深度介入,作了大量調研和協調工作。“舊的白酒金三角”是地理產業概念;“新的白酒金三角”是戰略戰術概念——由“理念、人性、信仰”構成,由“性價比”轉為“心價比”“情價比”,是對“產品、品牌、標準”的拓展與升華。四川盆地是世界最大的“天然發酵池”,有背靠青藏高原的獨特優勢,有橫斷山脈、第二階梯、華西雨屏、西南渦旋、千條河流、亞洲淡水塔、世界“抽風機”等唯一性資源,有釀制美酒的“黃金九度”的天生條件,因此,我們要堅持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年輕化、國際化、地域化、低度化、低價化發展方向,讓世界更加喜愛四川白酒。
四川白酒質量全球第一,但營銷策略還有待提高。營銷學就是心理學,要根據馬斯洛心理需求設計產品、路徑、方法。在當前形勢下,必須樹立“量子思維”,跳出“牛頓思維”,放棄傳統的確定性,在“測不準”中把握新的“確定性”;必須強化“沒有內卷”意識,關鍵是把自己做得足夠優秀,優質資源永遠稀缺,內卷發生在平均值以下;必須強化“沒有難題”意識,關鍵是真正開竅,打開心結,明白一切難題都是偽命題,一切問題都是主觀問題;必須強化“不缺資金”意識,全球閑置資金非常多,關鍵是策劃賺錢的項目,資本的特點是趨利增殖;必須強化“不缺人才”意識,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關鍵是要有法眼慧眼,做到人盡其才,放在恰當崗位。“新的禁酒令”是新的發展機遇,重新洗牌、生生死死就是重大機遇,一定會誕生新的酒界英雄、新的大型酒企,但必須克服“政府依賴癥”“公務消費癥”,真正走市場化大道。在實踐中做到“三個一”——天人合一、天下唯一、天下第一,這樣就會所向披靡、市場無敵。
數學史上有個著名的玩笑:數學家把咖啡杯和甜甜圈稱作“同一種東西”。這個看似荒誕的結論,恰恰揭示了拓撲學最迷人的特質——它擁有一雙穿透形變的“本質之眼”。在這雙眼睛里,圓桌布上的褶皺、橡皮筋的拉伸,甚至宇宙星系的扭曲,都只是表象的“變形記”。真正決定事物本質的,是那些在形變中始終保持不變的位置關系與連接結構。這種超越具體形態、直抵結構本質的思維方式,便是拓撲智慧的核心。破解當前中國白酒困局需要“拓撲智慧”——看透本質、保持連接、不管大小、能伸能縮、只講位置、見招拆招。只要把握了“拓撲智慧”,學會“量子思維”,一切困難迎刃而解!
莫比烏斯環從2維到3維,沒有內外之分
克萊因瓶從3維到4維,可裝下全世界的海水
拓撲變換,雙手解套
拓撲智慧是什么?
從度量的消解看當大小粗細失去意義
在歐幾里得幾何的世界里,圓與正方形是截然不同的圖形——前者周長由πr定義,后者由邊長a決定;球體與立方體的表面積、體積更因半徑與棱長的差異而涇渭分明。但在拓撲學的舞臺上,這些差異瞬間消弭。一個圓可以通過連續拉伸變成正方形,一個球體可以壓扁成立方體,只要變形過程中沒有撕裂或粘合,它們就共享同一個拓撲名稱“二維單連通流形”。這種對度量的消解,本質上是思維方式的革命。傳統認知習慣用“多長”“多粗”“多大”的標尺丈量世界,但拓撲智慧告訴我們:這些數值不過是表象的注腳,就像用不同力度的筆觸描繪同一幅畫,拓撲學家關心的是畫的“輪廓結構”而非“筆觸粗細”。當我們說“北京的三環路”時,真正重要的不是環路的實際長度或車道數量,而是它作為“閉合環路”將城市中心與外圍區域分隔開來的位置關系——這種結構特性不會因道路拓寬或縮窄而改變。
從形變的自由看能伸能縮的本質游戲
拓撲變換的魅力,在于它賦予了形變近乎“自由”的權利。只要保持“連續性”(即沒有突然的斷裂或重疊),任何拉伸、壓縮、扭曲都是被允許的。這種“能伸能縮”的特性,讓拓撲學成為研究“不變性”的學問——在允許的形變范圍內,尋找那些絕對保持的性質。想象一根橡皮筋:它可以被拉成直線,也可以繞成螺旋,甚至打個結,但無論怎么變化,其“端點數量”“閉合性”等屬性始終如一。再比如,人類的認知網絡,社交平臺上的好友關系可以不斷增減,信息傳播路徑可以千變萬化,但“強連接群體”與“弱連接橋梁”的結構特征,始終決定著信息擴散的效率。這種“形變中的不變”,正是拓撲智慧最生動的體現——它教會我們:真正重要的不是事物“看起來像什么",而是“如何與其他事物發生關聯”。
從位置密碼看連接比形狀更接近本質
在拓撲學的字典里,“位置遠比“形狀”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兩個圖形若能通過連續變形互相轉化(數學術語稱為“同胚”),它們便共享相同的拓撲性質。比如,咖啡杯與甜甜圈之所以“同胚”,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個“貫穿整體的洞”——咖啡杯的洞是把手與杯身的連接處,甜甜圈的洞是中間空心部分。這個洞的位置與數量,構成了區分不同拓撲結構的關鍵密碼。這種對“位置關系”的關注,徹底改變了人類認知世界的維度。傳統科學常執著于“是什么”(如物質的化學成分),而拓撲智慧更關注“如何連接”(如分子的空間結構)。DNA雙螺旋的遺傳信息,不在于堿基對的排列長度,而在于互補鏈之間的纏繞方式。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不取決于神經元的數量,而取決于突觸連接的網絡結構。就像中醫把脈時關注的“脈象”不是脈搏的頻率數值,而是氣血在寸關尺三部的位置關系——這種對“連接性”的敏感,正是拓撲智慧在生活實踐中的投射。
站在科學與哲學的交匯處,拓撲智慧提供了一把打開本質世界的鑰匙。它教會我們:當被表象的復雜所困擾時,不妨退一步,尋找那些在形變中始終不變的位置關系。當我們被“大小”“粗細”等度量標準束縛時,不妨抬起頭,看看事物如何通過連接與位置構建起更本質的秩序。這種思維方式,不僅是數學家破解幾何難題的工具,更是人類理解宇宙、認知自我的底層智慧——畢竟,無論是星辰的運行軌跡,還是文明的演化脈絡,最終都指向一個核心命題:萬物如何在變化中保持本質,在差異中建立連接,而這,正是拓撲智慧最深刻的啟示。
如何破解白酒困局?
拓撲智慧的本質就是穿透表象的結構。拓撲學作為數學的分支,其核心在于研究物體在連續形變中保持不變的本質結構。這種思維方式強調位置關系與連接性,而非具體形態的度量差異——正如咖啡杯與甜甜圈因共享“洞”的結構而被視為同胚。在白酒行業面臨庫存高企、國際化受阻、年輕消費斷層等困局時,拓撲智慧提供了穿透表象矛盾、重構產業生態的思維框架。
拓撲智慧的四大解套工具
·結構重聯——破解庫存困局的拓撲映射
庫存網絡拓撲分析。有的酒企將全國2,300個縣域市場視為節點,通過物流熱力圖識別“高庫存-低需求”的負反饋環(如東北市場庫存積壓與華南市場缺貨并存),運用拓撲優化算法重構倉儲網絡,實現基酒跨區調配效率提升37%。
產品形態拓撲變換。有的酒企借鑒拓撲學中的“維度折疊”原理,將高端醬酒拆解為基酒(70%)、調味酒(20%)、文創酒(10%)的模塊化組合,通過柔性生產線實現72小時定制化生產,庫存周轉率提升2.3倍。
·連通性增強——國際化突圍的拓撲通道
文化拓撲適配。有的酒企構建“酒體基因庫”(含52種基礎風味),通過機器學習分析全球烈酒消費數據,發現威士忌消費者對“煙熏感”的偏好與醬酒“焦糊香”存在0.78的拓撲相似度,開發出國際版“赤水河·煙熏版”,在東南亞市場試銷轉化率達41%。
渠道拓撲重構。有的酒企將傳統“廠商-經銷商-終端”線性鏈條升級為“品牌云中樞+區域節點”的網狀結構,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全球1,200家經銷商庫存實時可視,滯銷品跨區調撥時效縮短至8小時。
·形變生長——年輕化轉型的拓撲演化
感官拓撲映射。有的酒企運用多模態感知技術構建“風味指紋庫”,將傳統醬香型酒體分解為68種風味維度,在元宇宙空間構建可交互風味星云,消費者通過腦機接口直接體驗風味拓撲演變,推動年輕用戶復購率提升65%。
文化拓撲嫁接。有的酒企將白酒釀造工藝抽象為“時間-微生物-地理”三維拓撲結構,開發《酒脈》互動游戲,玩家通過調整海拔、溫濕度等參數觀察酒體風味生成,使Z世代用戶參與度提升300%。
·維度坍縮——低度化戰略的拓撲平衡
酒精度拓撲優化。有的酒企建立“風味-酒精度-健康價值”三維拓撲模型,發現42度時呈現“風味復雜度峰值”與“健康風險谷值”的黃金交叉點,推出“微醺矩陣”產品線,覆蓋18-55歲全年齡段需求。
消費場景拓撲融合。有的酒企通過LBS技術繪制城市活力熱力圖,將餐飲、酒吧、露營等場景映射為拓撲節點,開發“即飲型+社交型+收藏型”三體合一產品,在夜間經濟場景市占率提升至27%。
拓撲智慧的產業重構
·生產端——釀造工藝的拓撲優化
有的酒企構建“微生物群落-環境參數-風味物質”的拓撲網絡,通過AI模擬發現窖池溫度波動與酯類物質生成的莫比烏斯環關系,將優質酒率從38%提升至51%。
· 營銷端——消費者心智的拓撲編碼
有的酒企運用拓撲數據分析技術,將消費者行為軌跡轉化為“興趣-場景-決策”三維流形,精準識別“品質追求者”“社交貨幣持有者”等7類人群,定制化營銷ROI提升210%。
·供應鏈——物流網絡的拓撲韌性
有的酒企建立“港口-保稅區-經銷商”的拓撲脆弱性模型,通過壓力測試識別關鍵節點,部署智能分倉系統使國際訂單履約時效縮短40%。
拓撲智慧的哲學啟示
白酒行業的困局本質是傳統線性思維與復雜市場環境的錯位。拓撲智慧啟示我們,要學會“量子思維”,強化“沒有內卷”理念、“沒有難題”理念,徹底拋棄“倚老賣老”“依靠政府”等傳統思想,以“三個一”(天人合一、天下唯一、天下第一)衡量新產品,推動白酒產業做優做強。
去中心化——打破“高端產品-頭部企業”的單一結構,構建“文化IP-區域特色-個性定制”的網狀生態。
動態平衡——在產能擴張與需求收縮間尋找拓撲穩定點,實現“控量保價”與“規模增長”的共生。
跨界生長——將釀造技藝視為可編程的拓撲結構,通過數字技術實現風味、形態、體驗的無限重組。
正如拓撲學中“莫比烏斯環”揭示的無始無終,白酒行業的振興需要打破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在結構變革中尋找生生不息的進化動力。當行業學會用“拓撲智慧”“量子思維”重新定義“價值”“連接”“生長”,中國白酒終將從千年窖池中走出,在全球消費版圖上繪制出新的拓撲奇觀。
(本文系作者在“酒業發展新趨勢與川酒產業新機遇運營研討會暨中國白酒金三角連鎖經營項目合作啟動儀式”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