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牌公司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之路 架橋修路: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在勁牌公司,一個個工程接踵而來,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2001年,投資4000萬元、年產5500噸的小曲基酒一期基地投產;2001年,投資1500萬元興建了省內一流的科技樓;2004年,投資1500萬元、年產4000千升的小曲原酒二期基地建成投產;2005年,投資1.35億元、按GMP標準興建的保健酒一期生產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2007年,投資1億元、年產13500千升的小曲原酒三期基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地投產,同年投資2億元的保健酒二期生產基地投入使用。
這一切,勁牌人有個形象的比喻,那就是他們在為勁牌的未來發展“架橋修路”。
從2000年起,勁牌公司先后投入巨資,按照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的中藥材原產地,在全國各地建立了8個中藥材直供基地,全部按照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體系指導種植和采收,不僅實現了“產非其地、采非其時”的藥材堅決不用的原則,有力保障了原材料的純正性,保證了產品的品質,更重要的是基地的建立,讓企業擁有了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再不會因為中藥材的供應問題而產生發展瓶頸。
同樣的道理,勁牌公司堅持自主釀造原酒,先后投資2億元在幕阜山脈建立了三座大型的釀酒生態園,這里樹木蔥郁、植被茂盛、水源豐富、水質良好。釀酒水源采用雙龍泉屬深山地下水,整體水質達到了天然飲用礦泉水標準,潔靜的天然環境保證了勁牌產品所用原酒的高品質。2008年3月,楓林小曲酒廠正式開工,工程占地面積500畝,總投資額3億元,原酒設計產能5萬千升,建成后勁牌公司原酒的生產能力將達到9萬千升,保證了原酒的需求。
與此匹配的是建設現代化的保健酒生產基地,勁牌公司從2003年開始建立現代化的保健酒生產車間,先后投資5億元按照GMP(保健食品良好操作規范)標準建立了兩個保健酒生產基地,保健酒生產實現了“管理信息化、過程數據化、操作自動化”。所有生產工藝嚴格執行GMP規范,滿足ISO22000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硬件要求。產品灌裝和壓蓋暴露工序設置了空氣凈化系統,潔凈區為30萬級,實現產品自動化無菌灌裝。
2008年12月,投資5億元的第三期保健酒基地動工,建成后新增產能達8萬千升。
“這些基礎工程建設,至少能夠滿足10年內的市場需求,能夠讓我們在10年內不用擔心產能不足而影響品牌發展,我們可以專心地去做好我們想做的事情”,該公司副總裁夏振千表示,強大的產能是滿足勁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