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拉薩市緊密結合市場資源優勢,積極推進勞動轉移培訓,大力培育主導產業,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拉薩特點的“項目+產業+就業”三位一體的扶貧農發工作模式,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拉薩市扶貧農發部門緊緊圍繞市場優勢,突出勞動力轉移就業重點,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人”的要求,把轉移群眾就業作為扶貧農發項目建設重點,使項目區群眾在持續穩定增收上邁出了新步伐。2007年以來,拉薩市扶貧開發項目共實現勞動力轉移2302個;農業開發扶持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10家,直接提供就業崗位459個,輻射帶動10500戶農民增加收入。
為建立農牧民群眾增收長效機制,拉薩市通過項目搭建平臺,在堆龍德慶縣圣香海螺藏香廠建設項目中推行群眾參股經營的試點工作,把扶貧資金作為當地26戶群眾的股份注入企業,通過企業經營實現年底分紅。目前這一做法,已在全市的其他扶貧項目中加以推廣。同時,拉薩市積極聯系駐地企業及城關區各居委會,開展訂單式培訓,去年,舉辦汽車美容與護理、駕駛、建筑施工等技術培訓班共9期,參訓人員693人,實現就業632人,轉移就業率達到90%以上。
一直以來,拉薩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整合農業資源、培育特色產業為重點,農業產業化建設工作邁出了可喜的步伐。2009年拉薩市共有6家合作社和企業被授予自治區級扶貧農發扶持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去年扶持堆龍德慶縣、達孜縣蔬菜基地建設溫室275棟,年產蔬菜218萬公斤,直接參與種植的群眾達813戶3000人,戶均增收加入3500元至20000元。通過扶持,達孜縣藏緣青稞酒業有限公司引進了青稞酒系列生產線、擴大了生產規模,年可轉化青稞600萬公斤,生產各類白酒和青稞酒400萬公斤,帶動達孜縣、堆龍德慶縣等地的青稞種植戶2000余戶,提供就業崗位140個。與此同時,拉薩市突出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和培育產業項目重點,對市場前景好、勞動能力強的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實施以特色建材、糌粑加工、旅游度假、汽車駕駛等勞動力轉移項目16項;大力扶持了蔬菜花卉、青稞加工、奶牛養殖基地建設及一批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