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葡萄酒市場還不成熟,尚未達到市場細分的階段。除了卡斯特、拉菲這樣的成熟品牌之外,還有幾個品牌可以讓消費者脫口而出?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進口葡萄酒真正打開在華市場的關鍵。當前最好的策略是適應消費者,順應流行趨勢,等行業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再結合葡萄酒文化做出個性化和專業化來。而有些代理商過分強調專業性,把葡萄酒文化演繹到極致,結果沒幾個消費者能看懂,最終產品賣成冷門。
從傳播上來講,依然要鎖定核心消費群體進行定向傳播,但傳播手段可以適度創新。除了卡斯特、拉菲這樣的成熟品牌之外,對于絕大部分進口葡萄酒,不建議采用大眾媒體進行傳播。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在電視上看到一款進口酒的廣告,便問身邊的朋友:這酒你們見過沒有,在哪里能買到?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不知道。于是大家都開始為這個企業的廣告費心疼。顯然,目前不少進口葡萄酒都存在這樣尷尬的情況,形象識別度太低。
對于小眾產品,唯有針對其核心人群進行精準的傳播,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投放。雖然葡萄酒的消費群體非常分散,但也并非沒有規律可循。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進口葡萄酒的主要消費群體具備以下特征:年齡在25歲—45歲,學歷較高,收入較高,注重生活品質,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的接受度,所從事行業以高端行業居多,例如金融、IT等。根據這些特征,在傳播方式的選擇上,除了常用的針對會員的電子郵件、DM廣告之外,可以采取互聯網廣告、事件營銷、直投雜志(尤其是葡萄酒雜志和奢侈品雜志)和終端廣告等手段。在消費氛圍較好的上海、廣州等地,還可考慮高端寫字樓視頻廣告等分眾媒體。當然,這些操作應當以渠道已經鋪設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