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片
波爾多名莊酒再一次因為中文譯名而被推上話題的風口浪尖。近期某媒體透露,佳士得中國將出爐一份幾乎涵蓋61個1855列級酒莊的中文翻譯清單,波爾多列級莊已經批準了首批其標準官方中文譯名。隨后,佳士得中國和波爾多名莊由于酒莊中文譯名問題卷入糾紛。佳士得中國最終選擇放棄推出其頗具爭議的波爾多名莊中文譯名海報。佳士得國際拍賣行中國香港區辦公處發表簡短聲明稱,名莊中文譯名海報設計之初旨在加強波爾多與中國之間的聯系,但目前卻產生相反的效果。“所以我們目前不會繼續推出這份中文譯名海報”。
佳士得拍賣行葡萄酒部門中國區主管Simon Tam表示,“除了三四個莊園外,我們已經簽署了所有莊園的確認函和協議書,這些中國譯名已經得到中文語言國家的一致認可。”“我們目前釀造的葡萄酒希望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語言是首要障礙,我們要打破這些障礙。”
這些中文譯名已經刊登在了海報上,將于2012期酒周期間向波爾多貿易商揭曉。此外,這些海報還將向中國客戶和記者發布,從而確保酒莊中文名稱的準確性。
中文譯名被質疑
在佳士得宣布了一份幾乎涵蓋61個1855列級酒莊的中文翻譯清單并將印發海報后不久,1855列級莊協會(Conseil des Grands Crus Classs en 1855)和部分酒莊公開表示他們沒有認可佳士得的翻譯。
他們表示,酒莊的商標在中國存在很大的問題,許多名稱正在等待中國官方機構的審核。Chateau Kirwan的董事總經理Philippe Delfaut表示:“在中國的商標管理部門通過這些申請和注冊之前,任何機構和個人都沒有權利去官方宣布中文譯名。”
1855機構的總監Sylvain Boivert表示至少有17個酒莊沒有允許使用這個翻譯。但是他也承認1855協會允許佳士得在產品目錄上使用這些翻譯。
源于市場上中文名稱千奇百怪
佳士得中國市場葡萄酒分部負責人Simon Tam表示,波爾多、勃艮第的酒莊及香檳坊的中文名稱千奇百怪。有的譯名來自酒標圖案,如Chateau Beychevelle由于酒標上帶有船形圖案而被譯為“龍船莊”,Angelus也因為酒標帶有鐘形圖案被譯為“金鐘酒莊”。但另外一些譯名卻很不恰當,比如將Chateau Grand-Puy-Lacoste譯為“鱷魚葡萄酒”,雖然“Lacoste”在中文中意為“鱷魚”,但該品牌卻與“鱷魚”毫不相關,中國文化雖然推崇“龍”,但并不認同“鱷魚”。“我們不會用龍船、金鐘、鱷魚這類名稱的,這不是佳士得的作風。”Simon Tam說,“多數名莊的譯名與神、王、龍等字眼相聯,比如‘Dom Perignon’被譯作‘香檳王’,就是典型的中國式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