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建廠的河北藍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2004年啤酒產量發展到30萬千升,形成了密集型市場網絡。
2006年6月,集團收購藍帶國有股份,擁有了中高檔優質銷售網絡。緊接著,密集型、優質型網絡資源開始整合,形成高中低立體式銷售網絡。
“去年藍貝集團收購廣東肇慶藍帶啤酒公司以來,一直在進行渠道整合,計劃在全國形成高中低立體式啤酒銷售網絡。”日前,河北藍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周明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了藍貝集團的發展戰略,“我們根據藍貝密集渠道和藍帶優質經銷商的特點,重新制定和謀劃了營銷策略,實現南北統一指揮,營銷網絡優勢互補,暢通產品流通渠道。”
打造密集型渠道
2000年,藍貝產品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與廣東藍帶集團合作成立廣東藍帶集團唐山酒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業有限公司,引進藍帶冠名商譽和“藍獅”商標使用權。同年9月,獨資買斷企業產權;2002年投資500萬元,將原唐山“九軋”改建成飲料廠,原故泉飲料廠改建為彩印包裝廠,并注冊了自主品牌——藍貝,啤酒產銷量達到7.2萬千升;2003年8月,正式組建“河北藍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年產銷量10萬千升;2004年初,年產銷量達到15萬千升……
隨著藍貝一系列的營銷活動,公司產銷量一路上漲,并在終端逐漸形成了密集型的銷售通路。
據了解,2000年9月,藍獅啤酒成為第三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指定產品;2001年6月,藍獅啤酒成為2001年世界B級自行車錦標賽指定專用產品;2002年8月,藍貝啤酒和飲料被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為“第十四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唯一專用啤酒飲料”。藍貝集團已在全國建立了400多家一級經銷商,營建了1000多家縣級經銷商,形成了“產品由省會城市向地縣城市分流,流通渠道與終端通路并進,高、中、低檔并進”的營銷體系。
藍貝啤酒形成的密集型市場網絡,為藍貝集團立體網絡布局奠定了基礎。
借力藍帶優勢渠道
藍貝集團在形成密集型網絡的同時,通過兼并藍帶啤酒,擁有了中高檔優質經銷渠道。
藍帶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就宣稱自己是國外的高檔品牌,將自己定位于中高檔啤酒。作為中國洋啤高檔品牌,藍帶的銷售網絡在中國啤酒市場上做得比許多國內啤酒品牌還要好,現在堪稱中國啤酒市場銷售第一網絡。
但從1997年以來,由于股權變更、品牌之爭等各種原因,藍帶啤酒企業的產銷量逐年下滑。
藍帶在本來有著厚實的市場基礎、不可替代的品牌資源優勢和穩定消費者群體的基礎上,很早就邁出了異地擴張的步伐,對企業外部資源的整合力度也很強,加上海外上市的背景,不愁后續資金的補充。但由于藍帶管理架構的交叉重疊過于繁雜,利益的分歧又使整體發展步調不一致。擴張之后的藍帶在各自的區域市場難有起色。在華北地區,藍帶在青啤、燕京、華潤和哈啤的重壓下,無招架之力。在四川,藍劍和重慶啤酒虎踞西南,黑馬華潤強勢入川,樂山藍帶難以為繼。
從2005年底開始,藍貝集團董事長倪春林多次與有關單位進行接洽、談判,2006年6月22日,藍貝集團以3.8億元巨資將廣東肇慶藍帶啤酒企業的國有股權成功收購。
“126”計劃
2006年,河北藍貝酒業集團不僅下轄省內的廣東藍帶集團唐山酒業有限公司、唐山藍貝飲料有限公司、唐廈彩印包裝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而且擁有肇慶藍帶啤酒有限公司、肇慶藍帶啤酒高利有限公司、肇慶藍帶啤酒銷售有限公司、湖北藍帶啤酒高利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成為以啤酒產銷為主,多領域、集約化、現代化的大型民營企業。
在成功收購了廣東藍帶啤酒企業后,該集團根據當前市場網絡特點,重新調整了營銷戰略和市場布局,統一整合(126計劃之1)兩地資源,形成營銷網絡互補,產品結構互補,區位優勢互補,暢通了南北市場的流通渠道,形成“藍貝”、“藍帶”兩大(126計劃之2)暢銷品牌。
目前,該集團公司在產銷布局上,已經實現了南北融合對接,以“藍貝”、“藍帶”兩大強勢品牌形成綜合市場競爭能力,力爭在2007年躋身全國啤酒行業十強,“十一五”末實現年產銷量150萬千升,跨入全國前六名(126計劃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