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黃酒企業紛紛將目光瞄準高端市場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黃酒產業復興至今整個行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而企業不斷的創新發展和對黃酒文化新的闡釋是帶來這些變化的原因所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新產品的面世其所代表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將一個企業的發展思路以及經營理念傳達給經銷商和消費者。
9月1日,浙江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尚·海派”養生型商務酒信息發布會暨招商大會在上海舉行。“(在此之前)三年陳和酒推出,但它有別于傳統黃酒的口感并不為業內人士看好,石庫門五年陳推出之時也并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但是實踐證明它們成功了,‘尚·海派’的推出則是以站高一線、把握市場為準則來進行操作,也等待時間的考驗。”這是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新任副總經理鄧廣壽在新品發布會上的講話,從他的話中我們也能體會出作為中國最古老酒種之一的黃酒正在不斷地完善市場運作機制。
步步為“營” 詮釋黃酒新理念
在此次信息發布會上,會稽山公司始終把新產品“尚·海派”與黃酒拉開一定的距離,用養生型商務酒來界定這一款新品。這是繼冠生園和酒開創營養型黃酒新理念之后對黃酒所作的新的詮釋。會稽山公司的這一大動作得到了領導和專家的認可,依照其市場定位,“尚·海派”將是上海市場專供酒,也會是“專攻酒”,為此,會稽山公司制定了步步為營的市場運作策略。
會上,上海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局長盧榮華表示,一直以來,上海消費者對會稽山紹興酒有很深的印象,由于種種原因會稽山在上海市場上漸失領導地位,此次“尚·海派”的推出則表明會稽山重返上海市場是有備而來。“尚·海派”與上海派諧音,“養生型”顛覆傳統,“商務酒”標明主攻消費人群,這些都與上海這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座城市的特質相吻合。他同時也表示,2007年,國內酒類市場除了葡萄酒銷量穩定外,其他酒種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而有業內人士估計黃酒銷量下降幅度在5%以上,全年整體態勢如何就要看九月份的市場變化,“尚·海派”順勢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將在整個行業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據介紹,上海市場一直是會稽山關注的重點,也是2007年的營銷重點,他們旨在通過“尚·海派”這一高檔產品,打造會稽山新的形象,借助終端推力,帶動產品銷售。為了確保它的成功運作,公司制定了嚴密可靠的質量體系,組建了一支素質良好的專業團隊并力邀業內市場經驗豐富的專業營銷人士加盟該團隊,強化營銷力。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黃酒分會秘書長沈振昌提出,在當前市場條件下,決定企業管理成敗的是企業文化,決定企業發展的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打造決定企業能走多遠。“尚·海派”強勢進入上海源于會稽山深厚的企業文化。中國食品科技學會黃酒分會理事長毛照顯認為,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是推動企業、行業發展的動力。黃酒文化相當深遠,業內人士在對黃酒進行分類的時候,提出了“海派”、“紹派”等按地域劃分的分類方式,“尚·海派”的推出是進一步強調了黃酒的文化內涵。綜合多方面內容,他給“海派”黃酒下了定義:有益健康的;酒精度低,口味清爽、淡雅的;具有浪漫和實惠雙重價值的黃酒產品。
確立“1+3”品牌戰略
力爭每一步都精彩
“每一次都精彩”是“尚·海派”養生型商務酒的宣傳口號。在采訪中,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祖康提到了公司的“1+3”品牌戰略,即以一個主品牌——會稽山加三個副品牌——“尚·海派”、“水鄉國色”、“帝聚堂”構成的品牌體系。從目前來說,會稽山正在從“1+N”戰略向“1+3”戰略靠攏。在會稽山的品牌戰略中,“會稽山”品牌始終是公司的主導品牌,而從“N”到“3”的轉變對企業來說則是一種考驗。當記者問及針對浙江市場的“帝聚堂”、江蘇市場的“水鄉國色”到上海市場的“尚·海派”的推出是否是企業細分市場、做深市場的舉措時,傅祖康表示,細分市場是品牌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黃酒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其他酒種,是地緣文化很強的產品,不同的產品應當針對不同的市場。
黃酒消費的發展趨勢是逐漸年輕化,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歡黃酒,在傳統與時尚的定位上,這個有著260多年黃酒釀造歷史的企業有著明確的認知,傅祖康認為,在短期內年輕、時尚是黃酒行業的發展趨勢,但是從長遠來說卻不一定。
毛照顯在會上提出了黃酒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問題,以上海市場為例,上海市場需要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動力,但是如果企業間是以同質化產品來進行競爭,那么這樣的競爭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在行業內,打價值戰不打價格戰的觀點已經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應當用不同的價格體系、目標定位、口味風格和營銷方法開創屬于企業自己的“藍海”以差異化取勝。
傅祖康說,行業內應當營造良性競爭環境,我們應當把目光轉向其他酒種,就目前的黃酒消費量和消費區域來說,與其他酒種的競爭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