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啤酒界,有一個后來居上、一舉成名的品牌,這就是山東德州的克代爾啤酒。從建廠到現在,克代爾只走過了15個年頭,但就在這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克代爾啤酒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號稱“中國啤酒八強”。克代爾的成功令業內刮目相看,以至于很多人紛紛探究其秘訣,其實這可以從克代爾掌門人邢建剛的“語錄”里找到明確的答案。
“總統也是老百姓”
邢建剛妙語連珠的“語錄”很多,其中有一句叫得很響的的廣告語是“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克代爾——百姓的好啤酒”,短短的6個字,親切、暖人、貼心,人們從中深切感受到了邢建剛治企方略的睿智、理念的先導和語言的精辟。在邢建剛看來,我們國家包括國家領導人的每個公民,人人都是普通的消費一員,再好的啤酒也要老百姓去喝,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喜歡喝的啤酒才是好啤酒。有人認為老百姓喝的啤酒是大眾化低檔系列,打不開高檔市場。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越是普通的更是必需的,就像“五谷雜糧”對人體十分重要一樣。一味追求洋、闊、高、奇,最終還要回歸自然,但老百姓喜歡和的啤酒永遠不會過時,永遠都是主流市場,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 要名牌更要民牌”
克代爾啤酒盡管沒有冠以“中國名牌”的頭銜,但和大品牌相比,名聲、品質沒有什么區別。邢建剛說,百姓愛喝的啤酒才是好啤酒,名牌是喝出來的,不是花錢買來的,克代爾的名牌是民牌,真正的名牌是扎根于消費者心中的民牌。民牌的基礎在民間,只有老百姓認可的名牌才不會縮水、才不會打折扣。不論品牌怎么變化,它的生命根植于大眾。邢建剛進一步說,現在的克代爾集團不敢枉談中國的幾強幾強,但克代爾的目標不變,就是要做中國“老百姓的好啤酒”。
“ 做啤酒就像蒸饅頭”
有人問邢建剛為什么要推出螺旋藻啤酒?能否推廣成功?他說,做啤酒也要像蒸饅頭,一開始可能都用小麥等作為原料,但因工藝等不同,做出來的的饅頭口味也不相同,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做啤酒也是這樣,隨著技術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樣化,生產的啤酒品種、花樣、檔次和包裝都各有不同,目的是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口味人群的需求,這叫啤酒的差異化。克代爾集團從2001年開始推出了螺旋藻啤酒,目前是江北此種產品最大的生產基地。
“人人都能當大老板”
邢建剛是民營企業家,當年創業的艱辛、賣酒的辛酸至今歷歷在目。他慶幸自己的選擇,也篤信“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的人生哲理。這是他忠告那些有志創業人的一條緘言。
他說,創業不易,需要膽量和智慧,但現代市場競爭中每個人的素質都在不斷地磨練提高,就像產品越來越趨向同質化、差別不大一樣,而起步時間、環境、條件、平臺、機遇等綜合因素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只要不斷地創新、學習,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綜合勢力,人人都能把企業做強做大,當上大老板。
“比賽不怕運動員多”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啤酒進入了如火如荼的紛爭時代,大鱷圈地、諸侯割據、品牌紛爭、各霸一方,克代爾就是在這樣“戰火紛飛”的年代走入了啤酒商界。但邢建剛不怕,他說,這就像開運動會,賽場上只有一個運動員參加比賽,沒意思,賽不出水平;要開奧運會,全球的運動員高手都來參賽,這樣才能比出成績、賽出水平。克代爾要做中國啤酒界敢于拼搏創新、勇創一流的賽場能手。
“ 心中自有雄獅百萬”
實現百萬千升啤酒產量,是邢建剛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為了這個夙愿,多年來,邢建剛運籌帷幄,把棋子布局全國,在黑龍江、山西、山東等地投資建廠、布網拓市。現在這個目標近在咫尺,邢建剛多年緊鎖的眉頭終于有了一絲舒展。站在這個高臺上,克代爾啤酒將跨入中國啤酒的第一陣營,成為中國啤酒的又一個大鱷級品牌。“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邢建剛的宏圖大略是:要做中國啤酒的前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