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紹興,280年的寶藏酒藥正在傳承、延續、創新、發展,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
8月2日,會稽山舉辦了盛大的280周年無斷代酒藥傳承儀式。從云集到會稽山,會稽山的傳承人接力16公里,開啟了今年黃酒釀造的起點。
黃酒釀造講究自然釀造,四季輪轉,“夏制酒藥、秋制麥曲、立冬開釀、立春榨酒”,每個季節都有著自己特殊的任務。高溫濕熱的三伏天,已經成為一個黃酒釀造特殊的印記——制作酒藥。每一年的這個季節,會稽山都會舉辦酒藥接種儀式。這一項接種,已經傳承延續了280年,并且從無斷代。
很多人曾有疑問:“酒藥對于黃酒釀造真的重要嗎?會稽山到底如何延續280年酒藥?”跨越280年時空,讓我們回到乾隆八年,先從酒藥傳承的故事源頭講述。
溯源:乾隆八年的那一場醉
乾隆八年(1743年),這一年在紹興,酒坊林立的東浦,一位叫周佳木的釀酒高手,以“佳木”二字的合體,也以“釀酒名師云集”的希望,創立了“云集酒坊”。到了周家第五代傳人周清這里,更是有了質的飛躍。除了開辟了一條將黃酒通過京杭大運河直售京津的捷徑,一改過往海運或陸運的傳統,沿京杭大運河至北京定點銷售。更在1915年,在魯迅先生的幫助下,遠赴重洋,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為紹興黃酒贏得了歷史上第一枚國際金獎。從此,云集酒坊的黃酒名聲大噪。
經過周家幾代人的經營,由于發展規模和黃酒品質,被人民政府接收,更名成“紹興縣公營云集酒廠”,又在1966年,正式更名為“地方國營紹興東風酒廠”,開啟一代人的東風時代。現在問起老一代紹興人,關于東風酒廠,還能聽見“我們小時候,都是買東風酒廠的黃酒”的話語。直到2005年,結束這一場東風,正式走入了會稽山紹興酒時代。
而從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開始,會稽山的酒藥便開始制作,之后便歷經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每一代都被記錄在冊,如同有跡可查的會稽山280年歷史一般,在每一年的夏天被傳承、被延續、被記錄。
出彩:280年的寶藏
酒藥,為何如此重要?
對于黃酒釀造有著不可或缺性,它是菌群得以生存和發酵的載體,更是將一粒糧食變成一滴酒的關鍵介質,決定了酒的品質,因此被譽為紹興黃酒的“靈魂”。
盡管現代技術已經可以檢測出酒藥的成分,甚至大部分的菌種也是已知,但是依然無法復刻酒藥,酒藥中的菌系復雜且繁多,不同的酒藥釀出來的黃酒有很大差異。因此,如今黃酒酒種依然采用最傳統的方式——世代相傳陳酒藥接種,也就是用上一代的酒藥與早秈米、辣蓼草混合,搓成一顆顆酒藥,用于接下來的冬釀。
傳承越多代的酒藥越穩定、越優良。酒藥的制作過程要求非常高,只有通過年復一年的選育和自然淘汰,質量優良的菌種被延續保留下來,會稽山歷經280年、十多代人的馴化和選育的酒藥,具有發酵正常、溫度易掌控、糖化發酵強、成酒品質好等特點,是會稽山的寶藏。
傳承:跨越百年,活力依舊四射
280年的酒藥傳承,這是會稽山的傳統,也代表了整個黃酒行業的傳承。從1743年的云集酒坊到如今的會稽山,歷經280年,無斷代連續釀造,會稽山寶藏酒藥具有不可復制、無法替代的特點!
正是因為這種無法復制的特殊性,你會發現,會稽山280年寶藏的傳奇色彩正在年復一年煥發新生機。2023年,是會稽山280周年的一年,是創新與變革的一年,也是全新嘗試的一年,我們看見了會稽山代代相傳的匠心,走出“高端化、年輕化”的雙路徑,會稽山正在以品牌、品質、匠心、創新諸多優勢,踔厲奮發,邁向下一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