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工信部正在醞釀對葡萄酒行業實施準入管理,準入標準有望在年內發布。業內人士認為,該政策將利好葡萄酒行業龍頭企業的發展。
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早在去年起就開始了規劃的編制工作。今年3月13日,工信部主管司局在京組織召開了《葡萄酒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專家論證會。除工信部外,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以及部規劃司、科技司同志也參加了會議。
會議介紹了規劃和準入條件的編制背景、主要內容和編制過程,各位專家對規劃和準入條件充分發表了意見和建議,并形成論證意見。
記者了解到,工信部之所以決定對葡萄酒行業實施準入管理,是出于行業發展的需要。從2005年開始葡萄酒行業年復合增速為21%,呈加速增長趨勢。華創證券分析師高利認為,“從長遠來看,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變遷,健康時尚消費理念的深入、餐飲文化的多元化等因素的刺激,我國葡萄酒需求已經步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但是與此同時,由于各方資金蜂擁而入,不少葡萄酒企業顯得非常浮躁,國外進口酒以次充好、國產酒披上洋外衣、仿冒國產知名品牌現象越來越多。
以太原為例,據保守估計,當地市場的紅酒品牌至少有上千種,而且還在不斷增加,葡萄酒代理商大大小小有數百家。
為此,工信部決定,2012年將“適時發布”葡萄酒等行業準入條件。
日信證券分析師認為,發布準入條件后,葡萄酒行業的集中度將有望提升,也有助于改善食品安全狀況。
市場人士預計,行業準入條件的提升將會體現在生產企業準入門檻的提高和經銷環節準入門檻的提高,現有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
葡萄酒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即將出臺
工信部最新消息,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3月13日在京組織召開了《葡萄酒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專家論證會。
專家組認為,規劃和準入條件的實施,將對“十二五”時期我國葡萄酒行業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建議盡快修改完善并發布實施。同時,基于我國葡萄酒行業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產業基礎薄弱,近年來又面臨國際葡萄酒產業的競爭,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和規范我國葡萄酒行業健康發展。
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作會議總結時表示,將根據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盡快完成規劃和準入條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并早日發布實施。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日前聯合發布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經提出,到2015年,我國釀酒工業銷售收入達到83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以上;酒類產品產量年均增速控制在5%以內,非糧原料(葡萄及其他水果)酒類產品比重提高1倍以上。業界認為,該政策為未來幾年葡萄酒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行業的穩定增長。
作為全國重要的釀酒葡萄產區和葡萄酒產地,山東省日前公布的《山東省葡萄酒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是,至2015年,全省形成葡萄酒100萬千升左右生產能力,產量達到75萬千升左右,全省葡萄酒的銷售收入達到330億元左右。產能和銷售收入均較“十一五”末實現翻番。
2010年,山東省葡萄酒產量37.54萬千升,實現工業總產值166.63億元、銷售收入165億元,分別占全國的34.48%、53.83%、56.33%。“十一五”期間,全省葡萄酒產量、銷售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5.1%、32.8%。